在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,气囊的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。气囊的作用在于形成一个封闭的呼吸道环境,避免机械通气时气体从口腔或鼻腔泄漏,保证通气效果。但是气囊的使用并非简单充气和放气,而是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操作规范,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。
首先,定时监测气囊压力。气囊压力过高可能压迫气道壁,造成组织损伤;而压力过低则可能导致漏气,影响通气效果。因此,必须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气道状况,设定合适的气囊压力,并定期监测,保障其在安全范围内波动。值得注意的是,禁忌在患者咳嗽时测量气囊压力,因为此时气道内压力会发生变化,影响测量的准确性。
其次,气囊内气体的充入和抽出应当避免过多过快。过快地充入气体可能导致气囊过度扩张,压迫气道壁,造成患者不适;而过多地抽出气体则可能导致气囊萎陷,失去封闭作用。因此,在调整气囊压力时,应当缓慢、平稳地进行,避免对患者的气道造成不必要的刺激。
此外,当患者出现烦躁不安、心率加快、SPO2下降、呼吸机气道低压报警或低潮气量报警时,应当立即重新检查气囊压力。这些症状可能是气囊压力不当导致的,如压力过高或过低。通过重新调整气囊压力,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
另外,当呼吸机持续发出低压报警,或在气管插管处听到漏气声,或用注射器从气囊内无限抽出气体时,可能是气囊破裂的征兆。此时,应当立即通知医生处理,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。在等待医生处理的过程中,护士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。
最后,在放气前,务必先吸净气道内和气囊上的滞留物。这是因为在放气过程中,气囊内的气体可能会迅速排出,导致气道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被吸入肺部,造成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。因此,在放气前,护士应当先使用吸痰管或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和滞留物。
总之,气囊管理不可忽视。通过定时监测气囊压力、避免过快过多地充入和抽出气体、及时响应患者的不适和报警、及时处理气囊破裂等问题,以及放气前的准备,保障气囊使用准确,以免产生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