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康 | 莱 | 医 | 疗

气囊压力监测注意事项

发表时间:2024-06-17 10:30

在医疗实践中,气囊压力的维持对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至关重要。一般而言,气囊压力应维持在20~30cmH2O这一范围内,这样既能有效避免误吸的发生,又能减少气管黏膜因压力过高而受到的损伤。这种压力控制不仅体现了医疗技术的精细,更彰显了对患者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。

为了保障气囊充气量的适中,我们应秉持以最小的气体容积来避免过度充气的原则。过多的气体不仅可能导致气囊对气管壁产生不必要的压迫,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呼吸舒适度。

气囊压力的监测同样不容忽视。定时监测气囊压力,每班至少应检查一次,保障气囊压力始终维持在安全范围内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患者咳嗽时测量气囊压力是禁忌的,因为此时的咳嗽可能导致气道内压力瞬间升高,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。

8岁以下的患儿气道结构相对脆弱,一般均使用没有气囊的ETT,因此无需测量气囊压力。这一做法既符合儿童患者的生理特点,也体现了医疗操作的人性化。

在操作过程中,我们还需避免过多过快地抽出和充入气囊气体。这种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气囊内压力急剧变化,从而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和伤害。

当患者出现烦躁不安、心率加快、SPO2下降等异常情况,或呼吸机出现气道低压报警、低潮气量报警时,我们应高度警惕,重新检查气囊压力是否适宜。这些异常表现可能是气囊压力不当的警示信号,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。

此外,当呼吸机持续发出低压报警,且在气管插管处听到漏气声,或用注射器从气囊内无限抽出气体时,应高度怀疑气囊破裂的可能性。此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,以免延误病情。

在放气前,我们应先吸净气道内和气囊上的滞留物。这一步骤不仅有助于保持气道的通畅,还能减少因滞留物引起的感染风险。通过这一系列精细而周到的操作,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。



分享到: